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,讓你在職場裡頭吃了悶虧?

要求成長之前,你先要知道自己的成長和學習,能讓公司獲得什麼?

侯智薰(Raymond Hou)
4 min readJul 16, 2020
雷蒙三十,連結未來個體時代的 Podcast 節目

2020 年,這個「變化多端」的年也過了一半了。

現在是個新鮮人即將進入職場的季節,
我們今天就來聊聊「從校園到職場」的這件事吧。

那些讓你在職場裡踩坑的學生思維

「學生思維」這個詞你可能聽過,但我認為它不是一個貶義詞,只是一個在學校管用,但換到職場上卻不太管用的思維方式。

你可能會說:

「我就真的剛畢業,初入職場不到三年,我學生思維怎麼樣?」
「工作不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嗎?」

沒錯,學生思維裡頭的「保持學習」並沒有問題,
但是問題就出在「學習的方法」已經跟在學校裡頭完全不同了。

我在大學時期就因為生存之所逼先出來工作,所以慶幸地比較早在學生和工作思維之間的鴻溝跌撞了一番,有一些個人的體會和經驗歸納和你分享,但今天講的不完全是正確答案。

把你覺得有用的,拿去用在自己的情境和挑戰上;
至於覺得不認同的,歡迎你到社團裡頭留言和我討論交流。

今天和你分享 3 點,我認為學生從校園離開,進入職場時,最容易踩坑的學生思維。

一、你要學習,先告訴老闆,他能獲得什麼?

首先,第一點我們要認知的是:

「公司不是學校、 老闆不是老師,你要學習,先告訴老闆,他能獲得什麼?」

還記得我們常常講的「職場上的博弈關係」嗎?

你若有所求,你必須先懂得去「交換」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啊。

在學校裡頭,老師培養你是他的責任,他的成就感也來自你的成長。因為當你變成傑出校友,他就有了談資,到處去說「你是我的學生」,因為名師所以出高徒。

所以你與老師的交換就是:你以後如果要跟誰炫耀,提及你有我這個高徒,是因為你的刻意栽培的話,你就得好好培養我這個潛力人才。

但是在公司裡頭,老闆的責任是讓這間公司活下去,養活這間公司裡的人,不只是要養活你而已。老闆一定不會像老師一樣,無償給你資源,開開心心地看著你進步成長,然後跳槽去更好的公司。

所以當你要在職場裡學習的時候,你一定要告訴你的老闆,你的成長,能讓公司或者這位主管獲得什麼?

如果你算不出實際利益,或者商業盈利的路徑,但至少你要想辦法能讓老闆感覺到「爽」。

也就是在「情懷」上覺得投資你,能替他帶來隱性的好處,不管是減低他的工作量、提升效率,或者替他帶來影響力和成就感。

二、你表現得越優秀,公司才會讓你學

第二點是,你表現得越優秀,公司就越會讓你學。

公司跟學校的另一個區別是,學校裡的老師和教學資源,往往是針對表現比較差的同學加強輔導,但公司則是相反,學習和成長的資源都是落在那些表現好的人手裡。

在這個基礎點上,再加上我們傳統儒家教育的「溫良恭儉讓」,造成很多人剛進入職場時吃了悶虧。

怎麼說呢?

全文請至新部落格閱讀,體驗更好:

  • 商業世界裡頭靠的是「交換思維」
  • 我剛到北京時,是怎麼拿到全部門最佳評級 S 的?
  • 重要的潛規則:你必須讓你的老闆放心這件事
  • 優秀的思維方式是?底層邏輯都相同?

當別人還不知道你的厲害和本事時,不要太過謙虛,這只會讓你錯失許多機會,也讓別人覺得你真的沒本事。

謝謝,看到最後的你

若喜歡我的內容,請關注我的臉書
也歡迎「分享」到社群網站給更多朋友。

轉載與邀稿合作

Email:raymond.hou.ch@gmail.com
侯智薰(雷蒙)的臉書頁面 Facebook

--

--

侯智薰(Raymond Hou)

探索現代人需要的數位工作術、聰明工作和生活品質方案,也分享一人公司故事|18 歲印度自助旅行,22 歲全遠距工作者,24 歲結婚到北京做互聯網產品運營,26 歲回到台灣和老婆打造智能工作宅,保持任性熱愛生活|▲ 最新內容在個人網站:raymondhouch.com